我国台湾网12月16日讯 12月14日,“台湾教改三十年总体检”论坛暨新书《台湾教改三十年(1994-2024)》发布会在台北举办,约百名教育界专家学者与会,痛批当局多年持续推广“去我国化”教育方针。台湾教育界人士指出,“108课程大纲”自施行以来批判声不断,台湾教育变革30年“有变革没改善”,对岛内社会形成了无法恢复的灾祸,以认识形态挂帅的“去我国化”文史教育和“减时数”的基础科学教育,令台湾学生才能全面退化。
台湾现行的所谓“108课纲”,是2018年8月由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修订、2019年9月正式施行的12年基本教育课程大纲,横跨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阶段。该课纲在修订期间便在课程设置、方针配套、品德教育“破碎化”等方面引发争议和批判不断。其时一项查询显现,台湾有63.3%的家长以为这样的教育变革让孩子竞争力下降,数典忘祖形成教育变形。
台北市立榜首女中教师区桂芝在论坛上表明,台湾教改30年,是一场无法恢复的灾祸,“108课纲”则是“灭台”的终究一里路。她批判,台湾当时教育高喊“以学生为主体”的标语,但却使学生失掉科目系统化学习,“多元学习”终究的成果却是“乱枪打鸟”,必修科目碎片化、浅碟化,“自主学习”则是无头苍蝇式的学习,图利精英学子,献身的是绝大多数学生。她表明,“108课纲”弱化对学生的品德教育,是为认识形态服务的课纲,罔顾升学实际、架构过错、教育行政独裁等行动“作恶多端”,将导致台湾教育持续恶化。
“现行课纲拆解了前史课的时间轴和地理课的区域观,又极小化中华文明教材与经典选文,解构了学生的‘国族’与文明认识。”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说,自2019年启用以来,现行课纲已施行至第6年。这种年青族群全面性的“国族再造”工程,对两岸关系开展是肯定的分裂与损坏。
“现在台湾社会或前史课已沦为‘南岛语族’的认同教育,小学五年级讲义上竟然介绍‘平埔族的传奇——大肚王国’”,宜兰大学博雅学部教授陈复指出,这表明现在的讲义不止让小学生认同台湾罢了,还洗脑小学生“汉人是侵犯台湾的一群人”。
台湾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吴武典痛批,30年来台湾教改可谓乱七八糟、乏善可陈乃至愈改愈糟,过程中民粹挂帅且缺少深思熟虑,导致教改工程成为边做边改的“工程”,失掉反省与监控机制更是问题所在。
段心仪指出,台当局教育业务主管部门无视教师、学者的呼吁,强行推动各项新课纲,导致台湾本来厚实的理工教育全面崩跌,语文、英文、前史等课程都是重灾区,还导致了品德无底线、校园变森林社会、师生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结果。她表明,当年广设高中、大学,形成今天私校离场、教师赋闲的现状,更摧毁了本来优秀的技职系统,导致技术人才匮乏。而禁止才能分班,违背孔子“对症下药”准则,更使公立校园衰败、私立校园昂首,教育愈加阶级化。区桂芝也指出,不只学习资源不平等,教师们更有备不完的课、编写不完的教材等,但在教育学程中,却没有一门课程是教教师们编教材。
台湾东吴大学物理学系名誉教授刘源俊以为,台湾现行课纲“失德弱智”,以“素质导向的课程”为幌子,推广的是“去我国化”的前史教育、“少内容与白话”的语文教育与“减时数”的基础科学教育,会教出缺少自信而“空心”的下一代,影响深远。他呼吁,台湾教改要承启文明,回归教育;要注意培基,注重久远;也要鼓舞两岸青年沟通,促进融汇中西。(文/孙路路)
我国台湾网12月16日讯 12月14日,“台湾教改三十年总体检”论坛暨新书《台湾教改三十年(1994-2024)》发布会在台北举办,约百名教育界专家学者与会,痛批当局多年持续推广“去我国化”教育方针。台湾教育界人士指出,“108课程大纲”自施行以来批判声不断,台湾教育变革30年“有变革没改善”,对岛内社会形成了无法恢复的灾祸,以认识形态挂帅的“去我国化”文史教育和“减时数”的基础科学教育,令台湾学生才能全面退化。
台湾现行的所谓“108课纲”,是2018年8月由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修订、2019年9月正式施行的12年基本教育课程大纲,横跨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阶段。该课纲在修订期间便在课程设置、方针配套、品德教育“破碎化”等方面引发争议和批判不断。其时一项查询显现,台湾有63.3%的家长以为这样的教育变革让孩子竞争力下降,数典忘祖形成教育变形。
台北市立榜首女中教师区桂芝在论坛上表明,台湾教改30年,是一场无法恢复的灾祸,“108课纲”则是“灭台”的终究一里路。她批判,台湾当时教育高喊“以学生为主体”的标语,但却使学生失掉科目系统化学习,“多元学习”终究的成果却是“乱枪打鸟”,必修科目碎片化、浅碟化,“自主学习”则是无头苍蝇式的学习,图利精英学子,献身的是绝大多数学生。她表明,“108课纲”弱化对学生的品德教育,是为认识形态服务的课纲,罔顾升学实际、架构过错、教育行政独裁等行动“作恶多端”,将导致台湾教育持续恶化。
“现行课纲拆解了前史课的时间轴和地理课的区域观,又极小化中华文明教材与经典选文,解构了学生的‘国族’与文明认识。”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说,自2019年启用以来,现行课纲已施行至第6年。这种年青族群全面性的“国族再造”工程,对两岸关系开展是肯定的分裂与损坏。
“现在台湾社会或前史课已沦为‘南岛语族’的认同教育,小学五年级讲义上竟然介绍‘平埔族的传奇——大肚王国’”,宜兰大学博雅学部教授陈复指出,这表明现在的讲义不止让小学生认同台湾罢了,还洗脑小学生“汉人是侵犯台湾的一群人”。
台湾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吴武典痛批,30年来台湾教改可谓乱七八糟、乏善可陈乃至愈改愈糟,过程中民粹挂帅且缺少深思熟虑,导致教改工程成为边做边改的“工程”,失掉反省与监控机制更是问题所在。
段心仪指出,台当局教育业务主管部门无视教师、学者的呼吁,强行推动各项新课纲,导致台湾本来厚实的理工教育全面崩跌,语文、英文、前史等课程都是重灾区,还导致了品德无底线、校园变森林社会、师生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结果。她表明,当年广设高中、大学,形成今天私校离场、教师赋闲的现状,更摧毁了本来优秀的技职系统,导致技术人才匮乏。而禁止才能分班,违背孔子“对症下药”准则,更使公立校园衰败、私立校园昂首,教育愈加阶级化。区桂芝也指出,不只学习资源不平等,教师们更有备不完的课、编写不完的教材等,但在教育学程中,却没有一门课程是教教师们编教材。
台湾东吴大学物理学系名誉教授刘源俊以为,台湾现行课纲“失德弱智”,以“素质导向的课程”为幌子,推广的是“去我国化”的前史教育、“少内容与白话”的语文教育与“减时数”的基础科学教育,会教出缺少自信而“空心”的下一代,影响深远。他呼吁,台湾教改要承启文明,回归教育;要注意培基,注重久远;也要鼓舞两岸青年沟通,促进融汇中西。(文/孙路路)